摘要: 北京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北京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
2008年5月10日,为了展现中国皇家园林建筑艺术和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颐和园》特种邮票,全套6枚,面值均为1.20元,另有小型张1枚,面值为6元。这套邮票发行于2008年5月10日,6枚邮票依次展现了十七孔桥、长廊、石舫、谐趣园、玉带桥、后湖的风采,并以其为主图。
(6-1)为“十七孔桥”。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全长150米,宽8米,因有十七个桥洞而得名。桥头和桥栏望柱上雕有544只形态各异的石狮。桥栏的两端有4只石雕的异兽,威猛雄健,为清代石雕艺术品中的杰作。
(6-2)为“长廊”。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重建。它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枋梁上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种彩画八千多幅,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长的游廊。长廊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四座八角重檐的亭子,依山临水,以排云殿为中心,向东西两边对称地展开,将分布在万寿山前的建筑连成一气。
(6-3)为“石舫”。又名清晏舫,在长廊西端湖边,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建成。舫身系用大理石雕砌而成,通长36米。原有中式舱楼,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九年(1893年)重建时改为洋式舱楼,并取“河清海晏”之意,命名为“清晏舫”。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
(6-4)为“谐趣园”。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仿江南名园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改名谐趣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八年(1892年)重建。方塘数亩,沿池建有楼、亭、堂、斋、桥、榭等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间游廊连接,错落相间,步步有景,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园中之园”。
(6-5)为“玉带桥”。于乾隆年间所造。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拱高而薄,桥身、桥栏用青白石和汉白玉石雕砌,呈曲线型,宛若玉带,由此得名。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半圆的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一轮透明的圆月,四周桥栏望柱倒影参差,在皱缎般的水面上浮动荡漾,景象十分动人。当年帝后乘船由清漪园至玉泉山,往返均过此桥。桥头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御题:东面是:螺黛—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西面是: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
(6-6)为“后湖”。又名石溪河。原为当年北山麓一些零星的小池塘,选园者将其开凿连接起来,成为一条曲折狭长的河流,并把挖河掘出的土方沿北岸堆叠成起伏的冈埠,将北面的围墙遮挡起来,形成了“两岸夹青山,一江流碧玉”的景象。特别是通过峡口、石、桥梁及岸边地形、建筑的布置,将河道隔成连续而又各具不同景观特色的流段,所以在仅千余米的水流中,却浓缩了中国南方江流穿山渡峡、经城过市、融流汇川、蜿蜒不尽的上千里水域景观,典型地体现出“一勺则江河万里”的中国选园意境。
本套采用了传统的工笔重彩画法,选用的是天然矿石颜料、岩彩和云母等颜色绘制,并结合一些水彩画的方法,敷色在厚重沉稳中透出雍容华贵之气,同时也不失墨彩酣畅淋漓、透明纯净的效果,表现出皇家园林的富贵与清雅。六幅邮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四季四时,昼夜晨昏,晴、雪、风、月等自然变化,将空间时间融合而一,营造出了不同的意境。
小型张为“佛香阁”。位于颐和园内的万寿山上。万寿山为燕山余脉,原名瓮山,前临瓮山泊(又称西湖、即今昆明湖)。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佛香阁外形按武昌黄鹤楼设计,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通高41米,耸立于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宏伟,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阁上层榜曰“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阁名“佛香阁”。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是颐和园全园的构图中心。该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年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按原样重建。阁前有八字形台阶直登台上,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的景色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