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我国文字中,最早出现“邮”字是《礼经》的“飨农及邮表啜”一语。《孟子》有“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一句,春秋时代在路旁开辟预备给行人、使者休息的场所,称为“邮”。这都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
在我国文字中,最早出现“邮”字是《礼经》的“飨农及邮表啜”一语。全句是说在秋收以后,以酒食慰劳种地的人,在田间设置亭舍,是种地人聚会的地方。《孟子》有“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一句,春秋时代在路旁开辟预备给行人、使者休息的场所,称为“邮”。这都是2500多年前的事了。
“邮政”二字连在一起使用,成为专用名词,始见于清朝《续文献通考》里面乾隆、嘉庆年间关于整顿驿站的上谕,所用“邮政”两字在当时是对驿政的别称,“政”字的意义包括行政及技术管理,并不单纯指邮递工作而言。
“邮政局”名词正式用于现代邮政,应当追溯至清朝光绪四年(1878)海关发行的“大龙邮票”。这种邮票图案上端左右两角上面,分列“大清”二字和“邮政局”三字。
“邮政局”三字虽然已经在首次使用的邮票中定了名,但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大清邮政官局奉旨批准开办以前的10年之内,海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五处设立了华洋书信馆,不叫邮政局。这些华洋书信馆所收的华文书信,按照路程远近直接收取邮资,一概不贴邮票,一开始印刷并对外出售的邮票只用于发送洋文书信。光绪五年(1879),天津的书信馆归海关自己办,改称为海关拔驷达书信馆,仍然不使用“邮政局”这个名称。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才将所有书信馆一律改称为“邮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