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契丹帮他夺得后唐江山,做了儿皇帝,立国为晋,称“高祖”。他认为自己得天下是上天赐福,于是取国号为“天福”,下旨铸造“天福元宝”铜钱。“天福元宝”,后晋时所铸。
天福元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五代十国后晋石敬瑭天福年间铸造。当时所铸造既有官铸也有私铸。官铸精美,私铸粗劣。天福元宝存世不多,官铸更稀少。
流通古币中使用带“福”字的货币,目前所知最早的是后晋天福三年(公元938年)铸造的“天福元宝”铜钱,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这一铜钱的铸造,还有一段历史原由:五代十国后唐末年,天平节度使石敬瑭投靠契丹,献中原16州,拜小他12岁的契丹王为义父,娶契丹贵族女为妻。契丹帮他夺得后唐江山,做了儿皇帝,立国为晋(史称后晋),称“高祖”。他认为自己得天下是上天赐福,于是取国号为“天福”,下旨铸造“天福元宝”铜钱。“天福元宝”,后晋时所铸。史载“天福三年(公元939年),诏许天下民人自铸,文曰“天福元宝” 。今天所见的天福元宝,版式参差不一,轻重不一,有直径2.5-2.1厘米的,也有直径2.1厘米以下的,钱文隶书,旋读,书法平平。大钱应是官制的,铸工尚可,小型的可能是民间自铸的,铜质较差,文字粗糙,因为当时的铜价较高,铸钱无利可图,而且铜材不易得,民间往往把古钱销毁,改铸铜器,哪里会多铸铜钱呢?所以天福钱颇稀少难得。当时各处藩镇割据,不理会中央政府,只是逢年过节,才向皇帝进贡,以表示君臣关系未断。
天福元宝隶书大样官铸光背13000元,五代后晋高祖天祖三年铸,许民间设炉并铸,故大小不一,钱文多夷漫不清,径2.2厘米重1.7克左右,另有一种官铸大样制作较精。天福元宝隶书小平官铸背月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