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外国银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过程中,以枚作价,计算方便渐渐地被国人接受。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减少白银流失的需要,批准了张之洞的请求。其奏准后,这种银元图案设计遂成定制。
明朝后期,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相继到澳门、广卅经商,带来了本国银元。隋着外贸的发展,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也逐渐增多。由于外国银元外型制作精美,大小及成色基本一致,在交易过程中,以枚作价,计算方便渐渐地被国人接受。在民间贸易中,以银两换银元再以银元换铜钱使用,银元受商民欢迎,外国银元在兑换中国白银时的交换价值呈上升趋势,远远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致使洋价高于银价。
外国商人用一般北成的低色银元换成中国足色纹银,运回本国铸成低色银元再这来中国兑换白银,辗转往返,大获其利,造成中国白银大量损失外流。清朝的有识之士纷纷上书,要求自铸银元、抵制外洋。1833年(道光十三年)陶澍、林则徐二人最早向清朝中央政府提出自铸银元的主张,遭到道光皇帝的斥责,直到光绪年间,这个问题才逐步引起朝廷重视。为了抵制外洋并解决产铜日稀、制钱日少,而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充足的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官铸银元终於被提到议事日程。
光绪十三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创办机器铸钱工业,定名广东钱局,厂址设在广卅大东门外南华圹,通过香港汇丰银行订购英国伯明翰拉尔夫·希敦父子造币有限公司的造币机器,并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光绪十三年正月(1887年2月)张之洞上奏朝廷请许广东试铸银元,奏折称:“粤省此次订购铸银机器,内兼有铸银元机器,拟即选募西人善铸银元者来华试造。若附在钱局内铸造,计每岁铸银元三千枚之机器,其机器价值、厂屋、工料、火耗,一年所费不过四五万金,专设一厂,亦不过十余万金……银元上一面铸光绪元宝四字,清文汉文合壁,一面铸蟠尤纹,周围铸广东省造七钱三分十字,兼用汉文、洋文,以便与外洋交易。”同年三月光绪皇帝发布上谕,以“事属创始,尚须详审筹划,未便率尔与办”为名,下命张之洞“听候谕旨遵行。”次年清政府迫于抵制外洋、减少白银流失的需要,批准了张之洞的请求。当年广东钱局利用在英国伯明翰拉尔夫·希敦父子造币有限公司订做的钢模,试铸了七钱三分银币。
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始铸造大批银币供市场流通。该套钱币共分五等,即“七钱三分”、“三钱六分五厘”、“一钱四分六厘”、“七分三厘”、“三分六厘五”.主币“七钱三分”正面珠圈内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环英文“广东省”,下环汉文“七钱三分”,两侧为四瓣小花。背面正中为蟠龙图案,上下分环“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个汉字。其余四等除纪重英文、汉文相应改变外,都与“七钱三分”币相同。由于“七钱三分”银元比市面流通的外国银元成色好、分量重,很快被人收藏或熔毁减色减重新铸,退出了流通市场,反而不敌外洋。在这里钱币学中的“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得到充分体现。张之洞采纳了他当时的合作者英国汇丰银行的建议,仍用旧范,改纪,重新铸色重都与市场流通外洋相同的“七钱二分”版银元,俗称“七二反版”。铸就后引起一些清政府官员的非议,同年十一月户部尚书张之万等奏议,认为“将外文列于中国年号之内,体制尚有未合,应请朝令该督交洋文收鎏蟠龙之外,以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汉文改到前面。其半元以下银元以次照改较为妥协。”其奏准后,这种银元图案设计遂成定制。
光绪十六年广东省按钦定体制改铸“光绪元宝”银币一套,该套银币仍分五等,即“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每元重七钱二分,配九成足银;次则三钱六分,减配八六成足银;再次则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三种,均减配八成足银。又把后四种分别称为“对开”、“四开”、“八开”、“十六开”。“七钱二分”银币正面为珠圈内有满汉文“光绪元宝”,外环上下分别为楷书“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十个汉字,两侧各一朵四辨小花。背面正中蟠龙图,外环上下分别为英文“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二分”,两侧各一朵四辩小花。其余四等银币除纪重的英文汉文相应改变外,都与“七钱二分”银币相同。
广东钱局从光绪十六年(1890年)开始大量铸造定制的第三版“光绪元宝”,并逐步占领了流通市场,这是中国自铸近代银元的开始。此版银币一直延铸至光绪三十四年,不但在广东市场流通,而且还越出省界,在福建、上海、天津等地市场通行,后来四开及八开还盛行于上海。广东省钱局由此还获利颇丰,据有关资料记载:以光绪十六年到光绪二十五年底,十年间铸造这类银元盈余白银285万两,可见广东钱局铸造银元是成功的,广东第三版“光绪元宝”的范式,后被各省钱局相继采用,取代了外国银元和旧的银两制,成为定制,开创了中国自铸银元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