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孙仲汇、胡薇所著《古钱币图解》184页载,有一种“政和通宝”篆书钱文,直径28毫米,穿径7毫米,定级为样钱,属二级上品。而这枚“政和通宝”白铜钱直径已达30毫米,可达折三标准。后两枚均为宽缘隶书体,和笔者收藏的这枚钱文字相符。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通宝”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有数十种之多,篆书,隶书二种书体。特色之处是隶书中杂有楷意,有时也称作楷书。小平铜钱存世量大,版别复杂,变化多在“政”和“通”上。铁钱铸造量极大,现在存世较多。另有珍罕的银质“政和通宝”,古泉大珍。“政和重宝”为折二钱,楷书,钱文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以折二重宝铁母数种珍品。
政和是宋徽宗(1101~1125)的年号。赵佶当皇帝是个庸君、昏君,以至于失地、丧国、亡命,但在艺术上是个大家,在国画上、书法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因为皇帝的身分,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的文人,因为皇帝的爱好,繁荣了艺术的创作,因为皇帝的资源,他有能力组织《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的编辑。他于崇宁三年(1104年)设立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中当时,画家的地位显著提高。他画的画富有书卷气,贵族气,富丽堂皇。他创立的“瘦金体”,屈铁断金,铁划银钩,书法史上以此面貌出现的就他一人。
赵佶在艺术上的嗜好也用在了泉货上了。他亲自书写钱文铸造铜钱,他铸的钱币是中国钱币史上的四个高峰之一。他当政的年号很多,有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等,铸币的版别也多,字体也多,有楷书、行书、篆书、隶书。他用瘦金书书写的“大观通宝”“崇宁通宝”,铸的精,字更美,是泉友们的爱物。
政和通宝,本身就有很多的版别,小平、折二的都有,字体我知道的就有篆、隶、楷,还分什么真政,文政。这枚政和通宝,小平,熟坑,应是隶书,真政。
宋代钱币种类、版别之多,居历代之首。南宋和北宋319年间共发行了46种年号钱及6种非年号钱,被称之为“铸钱大师”的宋徽宗在位时,“政和通宝”白铜钱约有十多个版别,但这些白铜钱,几乎全是小平钱的形制。据孙仲汇、胡薇所著《古钱币图解》184页载,有一种“政和通宝”篆书钱文,直径28毫米,穿径7毫米,定级为样钱,属二级上品。直径28毫米,已经是所载最大的“政和通宝”白铜钱。可见白铜政和居多,大钱珍罕。而这枚“政和通宝”白铜钱直径已达30毫米,可达折三标准。经查阅各种钱谱,均无此币的记载。
这枚“政和通宝”白铜钱是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宋代铸钱负责长官须向朝廷进呈样钱。这种进呈给皇帝的样钱必定特别讲究。颁行诸路的钱样为部颁样钱,这些样钱都可当作母钱使用。各地的初铸品称初铸大样,也比普通铜钱大且精美,如母钱数量不够,初铸大样亦可代替。另据《古钱的鉴定和保养》一书介绍,北宋、南宋初的母钱、样钱,有相当数量为白铜铸成。而今,这枚“政和通宝”白铜折三大钱如此精美异常,完全有理由将其归入样钱之列。
政和通宝 - 白铜钱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始铸政和通宝重宝钱。材质有铜、铁、银三种。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分篆、 政和通宝 隶、真三体,其中以小平铜钱版别最为复杂,约有近百个品种。折二钱少于小平,版别也较为单调。其中折二银钱仅见一枚。折二白铜钱也不多见。孙仲汇的《古钱币图解》书中拓有一枚,为宽缘篆书体。内蒙古钱币专刊上曾发过两枚,一枚为外国馆藏,一枚为内蒙古钱币爱好者拥有。后两枚均为宽缘隶书体,和笔者收藏的这枚钱文字相符。现将这枚钱介绍如下见图:此钱径长为3。1厘米,重8。8克,厚约0。18厘米,缘宽0。4厘米,穿宽0。6厘米,通体无锈,钱体银白色。此钱整体制作工整,文字清晰,应为样钱或银钱。不应该是流通币。北宋九个皇帝改了35次年号,铸了27个年号钱和三种非年号钱。其中在小平钱中白铜钱并不稀见,而折二白铜钱却十分难得。此枚钱的发现又为我们提供了北宋白铜大钱的一个实物。由于本人对古钱了解甚少、研究不深,所以拿不准此钱是珍稀币还是普通币。希望专家和泉友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