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淳熙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年号。然经“符离之战”失利后,与金国达成“隆兴和议”。同时大力推行两淮铁钱之流通使用范围。故淳熙通宝常见折二铁钱。钱背穿下分别铸有“十”至“十六”的字样,表明了淳熙十年至十六年。
淳熙(1174-1189年)是南宋第二位皇帝孝宗赵昚的第三个年号。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铸淳熙元宝,淳熙通宝有铜铁两种材质。淳熙通宝分小平、折二、折三,钱文有真、篆、隶三体。
淳熙七年开始,钱背分别铸有“柒”至“十六”的字样,表明了淳熙七年至十六年,即公元1180年至1189年。是中国铸钱史上第一种记年钱。铜钱背文仅有纪年,铁钱则背穿上有“利、邛、松、同,春”等多种纪监名,穿下纪年份,成为两淮路铸钱范本。
淳熙通宝始铸于淳熙十年(1183年)。孝宗即位之初,任用主战派重臣张浚主持北伐,以图收复中原失地。然经“符离之战”失利后,与金国达成“隆兴和议”。财政困难,军费开支巨大,铜源匮乏。朝廷利用两淮一带富产铁矿资源,开始就地置监鼓铸折二铁钱。同时大力推行两淮铁钱之流通使用范围。“令江南钱不得至江北,违者治于罪”,并逐渐在边境地带由东向西形成一道经济隔离屏障。故淳熙通宝常见折二铁钱。钱背穿下分别铸有“十”至“十六”的字样,表明了淳熙十年至十六年。背穿上有多种纪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