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裕民通宝”钱即为清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所铸。此“裕民通宝”背“一两”兑银一两的大钱,极有可能是耿精忠被困福州城时所铸,论功赏给其军官,全力抵抗清军以求一隅。
裕民通宝背壹钱者,为靖南王耿精忠据闽中叛清时所铸,据《福州地方志》记载,当时因军饷匮乏,耿精忠下令于福州靖南王府(今福州王庄一带)内设炉铸“裕民通宝”钱,由此可知其铸地为福建。
裕民通宝钱币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有小平光背,折二背“一分”,折五背“一钱”或“浙一钱”。在清三藩之中,吴三桂、耿继茂之子耿精忠曾铸行钱币,唯尚可喜未曾铸钱。钱币学界将明末清初两朝藩王,以及明末抗清的张献忠部将、自称东平王的孙可望所铸之钱统称为“三藩钱”。“裕民通宝”钱即为清三藩之一的靖南王耿精忠所铸。康熙十五年八月,耿精忠被困福州城中,最后被迫出城投降,在清廷平定“三藩”之乱后被处死,故裕民通宝钱铸造时间短暂。现今存世的裕民通宝钱见有小平光背、背一分折二钱及背壹钱和浙一钱折十大钱。裕民通宝背“一分”、“壹钱”者,在当时为一种权银钱。
“裕民通宝”钱,在当时为一种权银钱,即表明对银作价,其普品背铸“一分”、“一钱”等字样,每枚铜钱可兑换一分银、一钱银。此钱背铸“一两”字样即可兑一两银。宋、元、明、清时期,金钱的魅力有增无减,有“百金买骏马,万金买高爵”之说,以军官出征时,用钱买人头,按人头数目论功行赏。此“裕民通宝”背“一两”兑银一两的大钱,极有可能是耿精忠被困福州城时所铸,论功赏给其军官,全力抵抗清军以求一隅。因其铸期短、铸量极少,加上战争转移阵地遗弃的关系,保留下来的今极为少见,以至平叛后乃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查禁、大量收缴、销毁,严革伪号杂钱时,此“裕民通宝”背“一两”权银钱一直遗漏在民间而未被官方发现,属出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