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是市场规律,却也给爱好者一些启迪,雍正通宝的数量确实少啊。 因为雍正通宝则是其中的上选品之一。别看雍正通宝简单明快,其实其中也还有许多奥妙有待于发掘和研究。小平钱直径26mm,厚1.2mm,传世珍品为宝黔局折二钱,大钱罕见。
雍正通宝真正的为现代钱币爱好者所重视,市场上的价格飞速攀升大约是在几年前的事情,那时正是清廷戏的走红时期,无论顺治、康熙,还是乾隆、咸丰,一律搬上了银幕,有鼻子有眼儿地演义起来,虽然其中不乏胡编乱造,却也以哗众取宠为目的,着实吸引了许多的观众,于是商家看准时机投其所好地推出了“清钱币系列”礼品,将无数的清钱分门别类按照年号排列起来,形成“清十帝钱币”精装册,实实在在地发了一笔财,只是苦了当年发行数量本来就少的雍正通宝,往往在凑十帝时单单缺少雍正,商家也只能加价狂收,一来二去雍正价格自然大幅度提高了。虽然是市场规律,却也给爱好者一些启迪,雍正通宝的数量确实少啊。当然,那些购买雍正通宝以图凑套的商人未必完全懂得钱局之别,然而在批量收购的雍正中肯定也搀杂了少数较好局、较美品的制钱,可惜均以其面文凑“十帝”去了,究竟耗了多少雍正通宝不得而知,只是古钱币市场上雍正价格一味地攀高便是明证,大约对于相对而言数量巨大的康熙、乾隆、光绪等,如此分流绝对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雍正的流失无疑象动了大手术一般伤了元气,幸亏注意雍正的人不多,其价格的上涨竟然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因为雍正通宝则是其中的上选品之一。其一,雍正通宝数量相对较少,一旦为众多泉友(更包括今后加入古钱币收藏爱好的泉友)认识和接受,再寻觅就难了;其二,雍正通宝的确漂亮,从其中直径大于28毫米的品种而言,确实制钱未列其左者也;其三,因15个钱局铸造所致,或收藏其套子,或收藏其版别,均不为难事,也可在不长时间内初见端倪;其四,由此及彼,可达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乃至咸丰、同治、光绪、宣统等年号钱,浅则一视同仁,深则另辟蹊径,当然更是一番乐趣了。
拍卖一品雍正宝晋“长满晋”好版,出到了120元。别看雍正通宝简单明快,其实其中也还有许多奥妙有待于发掘和研究。
雍正,无论在历史上围绕其人有多少解不开的谜,从其人继位登基,到皇宫遇刺,林林总总十数年执政,有着无数的说不清,然而其在位期间所铸的“雍正通宝”却是其间最说得清的一个。雍正通宝,是继清入关后顺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钱币,也是不论与前相比还是与后相比,相对数量最少、版式最简的一种制钱,但是由于其规范、精整,个别局铸的雍正通宝一般直径竟在28㎜左右,开创了小平钱币之巨的先河,文字也空前的工整和统一,这些优点一直为钱币收藏爱好者所珍爱,按钱局和版式分类进行着收藏与研究,许多精彩的文章不亚于对任何一种清钱或其它古钱币的论述。
清世宗雍正年间(1723——1735年)铸雍正通宝,似顺治第四式,钱背面满文,有泉、源、浙、武、福、河、昌、云、苏、南、广、陕、台、黔、济、安、晋、桂、川、巩等20部局铸钱。
雍正钱形制规整而精美。小平钱直径26mm,厚1.2mm,传世珍品为宝黔局折二钱,大钱罕见。
雍正朝控制极严,民间仿制极少,在执政初年有民间铸钱,形小、铜、铅质,铸钱者均被处极刑,遂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