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家人和朋友曾不止一次的问我,为什么在集邮这个业余爱好上坚持的时间最长?为啥在无数的个人爱好中对集邮情有独钟?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的答案是我喜欢集邮的五种味道,是它们让我有了方向,不断的前进。 偶然接触到邮票是美味。
家人和朋友曾不止一次的问我,为什么在集邮这个业余爱好上坚持的时间最长?我也不止一次的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深思过,自己是怎样爱上集邮的?为啥在无数的个人爱好中对集邮情有独钟?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之后,我的答案是我喜欢集邮的五种味道,是它们让我有了方向,不断的前进。
偶然接触到邮票是美味。还没上小学,自己是天天迷恋泥水玩“娃娃不响大炮响”的顽童,偶然一天在母亲单位的职工文化展上,对镶嵌在镜框中的花花绿绿的邮票产生了兴趣,听不懂大人们的高谈阔论,但是邮票中的猴子、熊猫、金鱼、还有大肥猪让我记忆深刻。因为在父母的家信中我就见过,母亲还给我讲过猴子捞月、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特别是我还养过两条小金鱼,虽然鱼后来不知道鱼怎么死了,自己还伤心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看见邮票,一下子都想起来了。也不知哪来的冲动,我要集邮,从此不再与泥水为武,天天到处寻找邮票,乐不思蜀,母亲无奈的说“不玩泥,衣服是干净了,可饭还是不知道到点回家吃”。她哪里知道,邮票已经成为我真正的美味,早已乐不思蜀了。
开始收集邮票是甘味。在家书抵万金的年代,每家三两个月总要写封信报个平安,何况是由转业官兵和支边青年构成的边疆林区。家家户户都有书信,那邮票,只要肯张嘴,真是取之不尽要之不竭,不要说文革、编号、JT票,就是老纪特都能收集到。左领右舍、本家亲属,我是要了个遍。邮票的数量日新月异,没多久就数以百计,贴在一个笔记本中,天天爱不释手。邻居家的伙伴也学我的样子,一时间糖纸、烟标、火花、小人书成为大家的玩具,相互比数量,比好看,用句当时时髦的歌词,“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不懂装懂是苦味。我母亲的老同事,58年的转业的老兵,在退休回原籍前,把在北大荒三十多年和战友的通信都送给了我,遗憾的是无知的我,剪下邮票给伙伴讲解水揭邮票的方法,一枚枚珍贵的实寄封就被我给毁掉了。一次朋友讲到民居邮票中的胶面印问题,我就简单的说是邮票图案印在了背胶一面,而没有细心的学习鉴别胶面印邮票的特征,后来自己在清洗邮票时,两次发生了邮票图案脱落的现象,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查找资料才猛然醒悟,悔之晚矣。集邮也是学习,来不得半点虚假,这也是自己几十年的切身体会。
来而无往是涩味。收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交流。有邮友间的邮品交流,互通有无,有邮友间的邮识交流,取长补短。在自己日常集邮生活中,我坚持的是邮友之间的交流尽量保持一个平衡,无论是邮品还是邮识,这样才能有一个相互需求互补的基础,但是往往事与愿违。邮件丢失严重,邮友的赠品无论价值大小,都是损失,经济上的和精神上的;好事多磨,参加个新邮(原地)首发,不是购不到票,就是盖不上戳,要不是资费不符,收到的邮品品相难以启齿,最后邮友只好相互通过QQ发个图片互相安慰,高喊一声“理解万岁”。
坚持集邮是禅味。铁杵磨成针是需要功夫的,褒贬自有公论。集邮是玩物丧志,还是以物育志个人也自有不同表现。在漫长的收集、整理、研究过程中,每个人得失也是不一样。以我个人为例,集邮让我学会了阅读,而且是每天坚持的习惯;集邮让我学会了写字,每天都或多或少的写些文字;集邮让我懂得了感恩,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也要帮助别人;集邮让我拓展了思维、胜任了本职工作,自己夸专业成为一名政工人员,大量的机关应用文写作我胸有成竹,摄影录像PPT制作我轻车熟路……这些都是在集邮活动中自己的收获,还有那些自己视为珍宝,别人看做“破纸片子”的邮品,哪一件邮品背后都有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如同春雨,润物无声,愉悦身心。当然得到也有失去,几十年时间上的、金钱上的……也许还有失去喝小酒、品香茗、打麻将……的快乐,但是我愿意依旧徜徉在邮海书香中,继续感受我的集邮“五味”,您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