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印花小二分近两年得到许多资深藏家的关注和认可,今天小编就想跟大家重点介绍介绍这款邮票的特别之处。
红印花小二分名称来由
为什么它被称为红印花小二分?主要是因为它是以红印花邮票作为基础打造的。当时发行的背景是本来光绪帝已经收回了大清海关邮政,也正式成立了大清邮政官局,也委托了英国和日本等合作厂商来印刷邮票,但是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却没有办法交付邮票,当时国内的邮票使用已经完全不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政府就立刻将原来剩余的邮票也就是曾经在1896年委托英国华德路印刷厂印制的、因为一些原因没有正式对外发行的红印花都拿出来,为了区分它们对应的面额,所以在上面盖上了“大清政府当*元”的字样,而红印花小二分就是在其中印了当二分的类别。
红印花小二分设计特色
从设计来说,红印花小二分跟其他当一元的设计都一样,都是大红色为底色,在大红色的基础上融入了白色的字样,黑色的字样,同时它还以白色作为勾勒线条的依托勾勒出了许多类似于花符一般的存在,整体给人一种十分美观大方的感觉。
红印花“小贰分”票字模加盖探究
加盖“大清邮政暂作洋银贰分(2cents.)”小字“2”红印花邮票(以下作“小贰分”票)由于字模加盖后的各种变异,产生诸如“绿色加盖(俗称绿衣红娘)”、“倒盖”、“复盖”、“倒盖兼复盖”、“越位加盖”等很多珍贵变体,因此在红印花邮票收集中有着非常特别的研究意义。
一、加盖厂家与印制方式不同
根据多数前辈学者的研究和推断,“小贰分”票系由民间厂商加盖。赵人龙先生在《红印花加盖暂作票纵横谈》一文中谈到“由于海关造册处加盖任务太重,因此第二、三包一千全张计十万枚,交付一家私营印刷所加盖贰分票,因此阿拉伯数字较小,故称小贰分票。”但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厂家所加盖,到现在为止,依然是一个谜。甚至有学者认为:“此非国人印刷所加盖”。我个人认为,对于“小贰分”票的加盖厂商,如果只是简单的用一个“民间”二字加以定位,有悖于中国清末的实际印制水平,因此我觉得称之为“非海关造册处”可能更为准确。
“小贰分”票与海关造册处加盖的其它面值邮票的区别首先就在于加盖全格的差异,由海关造册处加盖的全格为5×5形制,而“小贰分”票加盖全格为2×10形制。这种加盖形制不同的直接结果会导致加盖次数的增加,每加盖一全张需由原来的4次增加为5次。形成这种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我认为是由于“非海关造册处”的设备或字模限制。“非海关造册处”的设备印版可能方便于水平面方向的上下移动或定位,而不便于左右移动或定位,因此一次加盖只好完成全张的一行或数行。那为什么一次只是两行(2×10),而不是五行(5×10)或十行(10×10)?我想极有可能局限于印制厂家当时可用字模的个数或印版的大小,从加盖完成的字模来看,“大”、“清”、“作”、“洋”、“银”、“分”均有明显大小不同之别,混杂用于二十枚的加盖全格之中,这也从一个侧面也验证了当时厂家的字模的数量不够丰富,以至捉襟见肘这一推断。
二、“小贰分”大、小字模分类的优化
红印花“小贰分”票的版式研究,前辈周今觉、陈复祥、倪宣文、黄光城、李颂平等人均异倾注颇多心血,其中以倪宣文和李颂平的研究成果相对盛行,但是笔者对其二人的研究成果详细分析并认真对照邮票实物,发现仍有部分地方有误或需要进一步优化,才能便于邮票的精确复位。
首先根据《红印花邮票》(下编)刊载,倪宣文率先采用“清、作、银、分”四字鉴别法对“小贰分”票的版式进行改进研究,并列表排列以方便确认和记忆,据该书P463所刊,笔者将倪宣文和笔者有关“小贰分”票“清”、“作”、“银”、“分”四字的配置或分布的分析结果对比,该书中所刊倪宣文对“小贰分”票的大小字模的判断存在较严重的失误,因此套用该表判断字模的版位会碰到许多障碍,结果亦会与事实相差甚远。为何会产生如此严重的问题,笔者根据其后载的文字说明推断,应属《红印花邮票》(下编)的刊误,也就是表格中的“清、作、银、分”四字的正确顺序应为“分、银、作、清”。为此笔者又专门找到了民国33年出版的《国粹邮刊》第30、31期,查阅了倪宣文的原文《红印花小二分版模之我见》,结果完全印证了笔者的推断。
其次,笔者又对比了前辈对字模大小分类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七号位的“作”字的大小判断上存在有差异,对于七号位的“作”字,前辈的研究中每有提及,陈复祥认为:“大于小字,而又较大字略小。”;倪宣文认为:“每易误认为小型字”;黄光城认为:“似小型字,但实为不大不小之字型。”李颂平认为“‘乍’‘亻’不相连似小型字”,他们看到了差异,也认识到会产生判断的差误,但却均惊人相似地把它归结于大型字的范畴。对于这个字的判断差异,笔者对现有手头的藏品进行了仔细对比,发现这个“作”与其它十九个“作”略有区别,其大小目测介于大小之间,应该是“小贰分”票加盖字模中“作”的第三种字型,且用高倍放大镜分析该字的字模没有任何破损痕迹,根据公认的“作”字的大小字模判断认定标准,以该字的“乍”的上部一撇与左边的单人旁“亻”是否相连接为依据,即相连的为大字,不相连的为小字。这个标准由陈复祥先生提出,倪宣文、李颂平亦参照之,其原文如下:“作,乍字之上撇,大字与人旁相遇,小字则否。”因此笔者认为,把七号位的“作”字归属小字范畴符合通常认定的判断标准,更有利于公众的实际鉴别,为此我将这三种作字的图形总结于下表,以便大家对比和判断。
三、几组近似特征字模的对比
虽然“小贰分”票存在整版或大方联,版式重组研究亦早有定论,收集复组看似简单,但笔者在观察许多爱好者用单枚邮票复组全格时,却经常发现仍存在少量定位甄别的失误。为何会产生这种问题,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在对部分区位版式特征把握有误,导致以偏盖全而张冠李戴。
从几位前辈的研究成果来看,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原理相似,参照这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全格复组,必须吃透要领,多方对照,方可准确无误,笔者在对几位前辈的分析进行了综合后,发现除了七号位的“作”字外,以下几个位置甄别时,稍加不甚也极容易产生错误:五号位和十九号位、六号位和十号位、十三号位和二十号位,十三号位和十五号位这几组字模在部分特征有时非常相似,甄别版位时必须辅以其它条件,才能精确无误。为了更浅显地说明问题,笔者整理了下表供大家参考:
四、“透印”及“粘印”成因的困惑
红印花邮票的背面时常出现有油墨痕迹,在“小贰分”极少数的票中出现有完整的印模油墨痕迹,有人称之为“透印”,也有人认为应称之“粘印”。那么,哪个名称更为准确?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应明确这两组词的准确定义。“透印”是指邮票加盖的油墨部分渗透到纸张背面,在纸张背面有明显的印迹图纹或有油渍。而“粘印”是如何产生的呢?“粘印”是由于在邮票印制过程中,带有油墨的印模没有能直接加盖到邮票之上,而是盖在了印台的底板之上,未干的油墨在下次邮票的加盖时,粘到了邮票的背面。因此可见,“透印”是油墨从正面渗透至背面所引起的,而“粘印”是油墨直接从背面被粘到纸张之上所致。
搞清楚这两个概念后,对于邮票背面的油墨痕迹产生来源的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观察图3和图4所示,图3中的背面油墨是从正面透过,浓淡深浅不一,一般认为是“透印”所致;而图4所示的情况笔画完整一致,感觉是由于加盖过程中,邮票的背面粘到了上次直接盖在底板上的油墨,这种情况通常判断为“粘印”。
红印花“小贰分”票字模加盖探究
红印花“小贰分”票字模加盖探究
但是笔者发现如果把图4所示的情况归结于“粘印”,则有3个问题无法解释:
1、现有可查“小贰分”票的“粘印”部位,均发生在整版的第七、八两行,而不是最上面的两行。只有发生最上面两行(换纸后的第一次加盖),才能符合换纸这一推论,因为“小贰分”票的加盖顺序由上而下已被证实;
2、透过光线看“粘印”票的背面油墨与正面加盖字模高度重合,实在难以想象,因为“小贰分”票加盖过程中定位不一,每次均有位移,不会如此“巧合”;
3、从前辈对“粘印”票产生的过程的分析来看,背面的油墨应“粘”在邮票的背胶之上,如果下水的话,“粘印”部分会立刻“烟消云散”,但笔者所藏的图4票品却是一件洗去背胶的四方联
对于“粘印”的产生原因,吴乐园先生有过一段分析:“每印一次,纸也就用人工替换一次,如果一时来不及换纸进去,就会发生二种不正常的现象:一种现象是“粘印”……。如果上述吴先生的推论成立,则笔者所提出的疑惑就无法解释,另外我又不敢擅下这种票品为人故意所为,因此这个问题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只能期望更多的同好共力切磋,以期解疑释惑,共究“红学”之谜。
红印花小二分回收价格
目前,红印花小二分回收价格在500-2000元之间,具体的价格还是要看票面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