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又,世存一枚当十“清宁元宝”大钱,文字壮美具魏风,然其真伪容考。 清宁通宝最为突出的书法特点是不拘一格,打破了汉字书写的章法,使文字在失衡状态下获得了势能,形成了动感。
清宁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辽国道宗皇帝清宁年间(公元1055-1064)铸造。文字粗糙,仅在北地流通,今已少见。
辽道宗耶律洪基清宁年间(1055—1064年)铸。钱文“清宁通宝”为楷书,唯“宝”字尚留隶韵,旋读,光背无文。此钱有大样小样之分,大样笔画质朴,小样四字清奇,“宁”字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通”字“甬”头为“丷”,制作亦较粗疏,想为清宁后期所出。径2.2~2.4厘米,重2.7~3.4克。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又,世存一枚当十“清宁元宝”大钱,文字壮美具魏风,然其真伪容考。另有一枚“清宁二年”大钱,面文环书旋读,仅见孤品;联系1972年辽墓出土“大康六年”殉葬瘗(音义)钱,更究“清宁二年”文字风格,当为辽代殉葬瘗钱,而非正用品无疑。
清宁通宝有大样小样之分。另铸折三、折五、折十和特大钱。大样笔画质朴,小样四字清奇,“宁”字宝盖下从“下”而不从“心”,“通”字“甬”头为“丷”,制作亦较粗疏,想为清宁后期所出。径2.2~2.4厘米,重2.7~3.4克。 此钱传世较多,历年均有出土,系“道宗五泉”之班首。又,世存一枚当十“清宁元宝”大钱,文字壮美具魏风,然其真伪容考。
另有一枚“清宁二年”大钱,面文环书旋读,仅见孤品;联系1972年辽墓出土“大康六年”殉葬瘗(音义)钱,更究“清宁二年”文字风格,当为辽代殉葬瘗钱,而非正用品无疑。
清宁通宝最为突出的书法特点是不拘一格,打破了汉字书写的章法,使文字在失衡状态下获得了势能,形成了动感。如“清”字“三点水”旁最下写成一巨点,“青”部形成了头尖尾弱腰腹肥壮的态势。“宁”字更是头重脚轻,全凭轮郭扶持。“通”字“甬”部宽大,“走之”末笔细弱不到位。